想知晓你此刻忙于何事,想知晓你与谁并肩,想知晓你是否冷落或饥饿,但这些我都无法倾诉,因为我缺乏一个恰当的借口去打扰你了。分离后,即便时光流转,我们依旧在身上留有彼此的痕迹。我口中常挂的词句,是你的最爱;电视上播映的是曾经你的偏好频道;饮食也随之改变,变成了那些令你愉悦的美食。
久未做梦,却昨夜梦见与你重返往昔,那个阳光洒满大道、我们并肩漫步的情景。我心中只有无聊的话语,就这样在那条路上走了几个小时。我们的身影只相隔拳头距离,却让气氛在这短暂距离内蔓延。你挥动的手臂,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每日向你分享那些无关痛痒的话语已成习惯,现在仍渴望第一时间告知的事物,也要同样分享给你。但是,你早已沉浸于聊天记录底部。多次鼓起勇气想要和你对话,只是犹豫不决,不知道你的时间安排。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一个人既不能坦白表达,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表达对他人的爱意。此前S突然约我去烧烤店消磨时光,凌晨店内虽空,但因划拳声而显得热闹,我拉着S走出店外。在这城市夜景中,我仿佛才真正细心观赏,这些路灯照亮街道,让行人显得匆匆而过。
夜风带有一丝寒意,而S逐渐清醒,说出了他憋抑许久的心声。他说:“其实还是想念一直在心里挠痒,不打扰,只是不愿让自己的执念变得那么卑微,也不愿让那个人生出厌烦。”S原本是个享乐主义者,但为了那个女孩,他几乎戒掉烟酒生活,从而改变了一切。
然而,情感不是单方面改变就能维持长久的。不再是我面前的潇洒,而是一个掩饰脆弱的人,他们不愿承认这一点,只会把深情埋藏更深,让人以为已经放下,可实际上他们依然爱着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如此。
阿信唱到:“你的眼里藏着什么我从来都不懂,没有关系你的世界就让你拥有,不打扰是我的温柔。”回忆起分手那天,你问我是否会拉黑,我笑了笑,说又不是小孩子做这种幼稚的事。这其实是我为自己留下的可以见到你的方式:通过微博暗示性的留言,一种不会被记名但却充满期待的告白;虽然从未直接说出口“想”字,但她们都知道每天花费在提及他的时间最多。而每天暗示自己减轻思念,让它淡化一点,再淡一些。
朋友们问我为什么没有直接向他们倾诉?因为害怕这份深沉的情感会成为我们联系最后一根线上的绊脚石,所以不打扰,并非我的温柔懂事,而是我害怕永远失去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担忧别人评价我们矫情,或将我们的深情视作负担。但这是我们错觉,或许另一人也有相同的心思,那么你们只会错过机会。一拍即合并不常见,它需要许多努力培养,还需要有人敢于厚颜地去打扰对方。如果喜欢某人的亲爱之人,看到了这篇文章,请再次去找ta一次,不必觉得难堪也不必害怕得不到回应,因为或许ta也正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