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要好到什么程度?下雨天打一把伞,宁可自己淋湿的多一些,也不想让对方浇到。就是这样的感情最终也不了了之。很遗憾。分隔开情谊的不是岁月,而是彼此没有坚持的心。
小学毕业,我们上了不同的学校。再然后她不再上学,而我一直上学。联系自然就少了。大学之前,还偶尔串门一起玩。但是大学之后,我一年回去两三次,每次都很匆忙。而她也不在家。出去打工,回来的时间不定期。渐渐地,也就疏远了。
当我大学没有毕业的时候,她结婚了。我很可惜,没有得到通知,所以就没有去。当我们见面,她家宝宝已经会走路,而我还没有结婚。她们之间坐着聊天,有一种尴尬存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客套几句算完事。
后来,我又遇到了其他很多朋友,但每一次都是这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些人离去了。我总觉得,如果把求同存异纳入交友的法则,那么我们一定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我始终没能做到这一点。
初中也有个很要好的朋友,我们关系非常紧密开始时,有一些小插曲,但是随着关系深入,我们终于变成了要好的朋友。这段友情至今依旧维系,并且经常通过微信或其他聊天软件保持联系。
步入高中时,我发现大家各自忙各自的事,没有太多时间用来交往和维护现有的友谊。当进入大学,这种心机游戏更加明显。不断认识的人带着面具,一旦露出了本真面目,我们感到惊讶,同时也学会习惯这种变化。
尽管如此,在我的看法里,工作后的生活并未像学生时代那样充满勾心斗角。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或许我缺乏足够的话语技巧,使得寝室中的派别划分成为了排挤对象。在这期间,只有宿舍里的几个室友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支持系统,其余的人只是暂时性的知己,他们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曾经那个孩子一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我们的视野内。
工作之后,与同事建立起某种程度上的关系,但这些通常不会发展成为长久稳固的情谊,除非你们不再共事。一旦职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些“义薄云天”的伙伴就会变得遥不可及,让人怀念起过去那份纯真的、单纯的情感连接。那时候,即便是在校园里,不管是升级还是降级,都能够找到共同语言和理解,这让我对那些年轻时期的一些错误选择产生了一丝懊悔,因为它们让我错失了一些可能转化为长久美好友谊的人生机会。
然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变自己,那么一切似乎都可以重新开始。如果你也是处于这个状态,请不要犹豫,一定要学会改变自己,用求同存异的心态去寻找和珍惜那些能够陪伴你走过人生全程的人。你所谓的小小努力,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大丰收,因为你的每一步进步都会引领你走向更广阔、更美好的未来。而对于那些曾经因误解或冷漠而错过的老朋友,你永远可以给予他们一个温暖拥抱,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将是一个值得被记住、被珍藏在心中的好伙伴。此刻,让我们携手前行,把握每一次新的机会,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篇章——也许就在下一个拐角,你们会重逢;也许就在下一条消息链,你们会重新成为彼此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果那日果然来临,那才真是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