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篇关于与父母和解,是我们一生的修行,欢迎阅读与收藏。
不是因为电影《囧妈》我才想与父母的关系,而是《囧妈》戳中了心尖上的某个点,让心里的想法不吐不快。为什么过去有一句流行话是:有一种冷叫妈妈让你穿秋裤,有一种吃叫妈妈觉得你饿…… 妈妈那种超越边界的爱、无微不至的爱,源自于她心里“我是你妈妈啊,我是为了你好”的坚如磐石的理念。 而,孩子却并不这样认为,他总是认为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要摆脱任何可能的人类控制的人。
你上一次拥抱爸爸是什么时候?这真是一个大问题,农村长大的孩子只有小时候才会被爸爸抱在怀里,长大之后哪里有机会和爸爸拥抱?
就像十年前,你们帮着看孩子,在他生日那天,你给他买了鲜花,他却生气地说:“还不如买些大白菜回来,不能吃不能穿的大白菜干啥?” 第二年,不买花了,把他带去饭店吃饭。他却说:“自家人跑那里吃啥饭,有那钱在家里能吃好几顿……”跟他解释说:“今天你生日就不劳动了,只要吃饭。” 他却说:“不要让我干活,你们不会去做饭吗?”
好吧好吧,这样好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所以后来你们两人都知道,他们已经不会排斥去饭店吃饭,因为在城市里住久了,他们知道这才是一个应该有的生活方式之一。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地彼此拥抱。
我是我儿子的父亲,我为我的儿子好,从儿子的角度来看,他只会觉得我过分限制他的自由,但实际上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他的深深爱意。我相信,只要时间能够治愈一切,一天之内,那种疏远的情绪将会消散。
当我们成为了父母,却又开始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听从我们的建议,更努力学习,让他们玩的时候也只是玩,不那么沉迷游戏,以免影响学业。而且,我们希望他们可以更快乐一些,更健康一些。但这种期望其实是一种矛盾,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期待;既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束缚;既是一份慈悲,也是一份忧虑。
因为时代在发展,每一代人的世界观都不同,所以我们无法完全理解我们的父母所经历过的事情。这样的代沟,就像是一个永恒不可逾越的地平线,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似乎离它很近,但始终无法触及。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庭成员之间虽然相互关心,却又难以逃离这种纠葛;虽然彼此心疼,却又不断地伤害对方。在某个突然醒来的瞬间,我们终于明白到这一切背后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一生的记忆。
亲子关系决定着一个人整个世界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敢于“抗上”的人,对那些权力滥用者都不畏惮极限。我曾经多次公开批评领导人的错误行为,但这些行动本身并非出于正义,而更多的是基于对权力的恐惧,以及对于公正原则的一时冲动。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在权力结构内部进行争斗,而是在如何培养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处理与周围环境的人际关系方面寻找答案。当人们学会尊重别人的立场,并试图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时,那么即便存在分歧,也可以通过平静而积极地解决它们,从而构建起一个更加强大的社区基础。
或许,这也是开悟的一把钥匙——认识到所有这些矛盾背后的根源,并尝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通过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我们最终发现,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能够跨越世代差异、文化差异以及个人差异的心灵联系。这需要耐心、理解和同理心,它意味着承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的同时,又愿意共同进步,为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友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