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到了不能随便跟人讲自己年龄的阶段,但按人生的成长时期看,我还算年轻,而且依我的性格和经历,同龄的追求者也不在少数,但不知什么原因,至今却一桩好事未成。男孩子们之后总结说,我就是喜欢比自己年纪大得多的男人。本来我是很不屑这种说法的。可有一日,俺娘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冷不丁冒出一句:你的那些同学不是都挺好的吗,随便挑一个就行,可千万别找年纪太大的!这话着实让我吃惊不小,难道这真是某种我自己都没有感觉的潜意识?细细想来,心底里倒也生出些许赞许。
与同龄朋友一路,无非是互敲竹杠吃大饭,偶尔唱唱歌,爬爬山,泡泡吧,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长时间不见,便会有点想念;见得频了,又觉得烦。我喜欢他们,却没有对其中任何一个人产生过那种依恋和爱慕。我们在一起,就像是为了玩闹和消遣。而倘若大家都不做别的事地过上一天,那心里也麻酥酥的,便好恐怖。
而我过的第一个无所事事却又心旷神怡的下午,却恰恰是和那位“大哥哥”。他是一个英国人,比我大20多岁(看起来远比现实年龄年轻),曾流浪过许多国家。那天,我们因为工作相关熟悉,又因为工作发展了联系。他便发起找个清静的地方坐坐,我们在路边的一家小咖啡馆里找了个位置两杯咖啡,一本书,一本书,一个人没说什么,不知何时进入了一种沉浸状态。他只是不时帮我续满杯子,此外没有什么话。但当落日光从窗户射出去时,我突然间间间间感到前所未有的释然和舒适,从未经历过的情感涌动,让我情不自禁地伸了个懒腰。他温柔地看着我,只是说:“饿吗?想吃东西吗?”
那瞬间,我有些触动,从未经历过的情感涌现出来。我比较轻易对比自己年龄更大的异性产生爱意,并非是在被他们深厚阅历激起崇拜,而恰恰是在于遇见“大哥哥”们,他们极绅士、极耐心详尽。在与同龄男孩相比,他们更关注别人的感受,更有能力处理与人交往中的互动,而不是自顾自夸夸其谈,大快朵颐。而毛头小伙子当然也很可爱,但他们更适宜充当生活中的玩伴,或甚至密友,但绝不是恋爱对象。
不知道更多女孩如何理解“爱”的字眼,对我来说,“爱”是一种安全、温暖、协调和甜蜜的心境。一如许多女孩一样,我渴望被庇护,被宠爱,以及畏惧被萧瑟或伤害,因为父母忙碌工作,小的时候开始独立生活,所以洗衣做饭收拾房间,这些都是平常事,也修理电器拿冲击钻钉墙壁安置柜台等等,对于这样的独立生活习惯,她竟然这么评价:“你跟着这些女孩儿生活简直就用不到找男朋友。”
这种状况下,看似面对普通情感或人们,我很难一下子把思绪转移到“愛”的意味:生活似乎并不缺乏什么,不需要支柱,都没有像样的感情需求。不管是我以前学员还是现在职场上的伙伴,都没让我感到甜蜜而温馨的情愫,没有那么深刻触动,有时候是一两句扎人的话,有时候是一个看似无意的话。你正面对一个人,却分明觉得你面对的是一页旧书,一段久远岁月,一篇正要写完但仍留空白处的一个故事,它美丽到让人读之欲止,但是读后又有些它永远无法解释清楚……就像那个英国男人,他照料着你,你却感觉不到他的刻意;他体贴着你,可你一点也不觉得太过或难堪。这一切,是那些穿戴肥腿裤染黄发走路晃悠打扮走路还打晃毛头小伙子哪怕努力也无法达到的境界。
分寸与体贴,是“老兄”们独特优势,也正是我所向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