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应在困境中彼此看见。真正的朋友,不仅在春风得意的光鲜地相遇,也不止在觥筹交错的热闹场合。韩愈在他的《柳子厚墓志铭》中提问,平日里那些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的人,有几人真是真朋友?文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当年柳宗元回到朝廷后,他听说友人刘禹锡被贬播州,而自己也要调任柳州刺史,便向朝廷请求愿与刘禹锡交换任职。哪怕因此再次得罪朝廷,他也不后悔。
韩愈赞叹道:“士穷乃见节义!”他认为,只有当你贫穷时才能够看到真正的友谊。在世俗世界看来,这样的行为似乎有些迂腐,有些傻。但历史上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范仲淹被贬到饶州,大臣们都保持沉默,但有一些不知好歹之人为他辩护,他们没有顾虑自己的前途和利益,而是为了公正和正义而行动。
这些人的行为是多么值得尊敬!他们不求回报,不计较个人利益,只希望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真朋友,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社会的栋梁。而对于那些只关心个人利益、在困难时刻弃你于不顾的人,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呢?
苏轼曾写过一篇《欧阳文忠公神道碑》,赞扬了欧阳修的一生。他说:“吾论范公,不以功名自比。”意思是不以升官发迹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超脱世俗情感和物质欲望的心态。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古代故事。在那个故事中,有一个人叫荀巨伯,他去探望远方生病的朋友,却恰逢胡人攻打该郡。他选择留下,与病重的朋友同甘共苦,而不是逃跑。这份无私、无畏,也许是在这个浮华世界中的瑰宝。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选择:是否选择坚守原则,即使付出更多;还是选择逃避现实,让个人的安危成为考量标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仁爱,对待彼此如同对待自己一样,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