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激情的饥饿,成功故事里的真实面目。文/庄雅婷
我想讲三个朋友的故事,他们在我认识的正常人中显得特别幸运,就像做任何事情都比别人容易一样。我更信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而不是理论或畅销书系统。这几个不相识的朋友让我感觉到某种熟悉的情感。
男一号是我同学的同学,他曾经家境贫寒,智力平平,上学时常被欺负。但我认识他是因为他是我的上司。他喜欢回忆苦难和反问我:“你说,在我的同学里,我现在是否最有钱?”这是事实。我只能点头同意。在他30岁拿下第一笔风险投资800万美元后,他走上了富裕之路。我们评论他: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并愿意努力,你一定能成功。他是个只为赚钱而活的人,但也懂得取舍,如同洛克菲勒自称自己是笼中狮子,对什么都有欲望。
男二号是一个诗人,不应该过着生活不能自理、惨烈苦逼的日子吗?但这个诗人除了出版诗集和小说外,也如高级白领一般生活,没有显得傲慢或与现实隔阂。他洞察人心,对此表示:自己从小在大市场长大,懂得讨价还价、读懂情绪变化,这对写作和生意都是好处。
女一号是我小学、中学大学时代的小伙伴。她从不考虑后果,只为了开心。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帮同学代做作业,一直到谈恋爱时玩弄男人,无目的,只为了快乐。她不会考虑未来或后果,但她的日子越来越好。你以为她会因此倒下,但她永远没有死期。真是坚韧的人生。
我们给了他们一个形容词——“动物本能”。这意味着维持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比如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他们相信一切,但忠于本能。如果提及身心平衡或宗教修行,他们只是笑笑,接受一切。但如果提及理想、热情、梦想或主义,他们就会反驳:“你说什么,我都可以信,但是不要掩盖自己的需求。”这种人的确很强大,因为他们遵循自己的本能,而不是压抑它。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独立性变得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