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秋,我在水乡周庄看到很多店铺都陈列着烧得红、光、亮的“万三蹄”。这让我想起了去世十余年的爷爷。我的爷爷是一名乡间厨子,他擅长做油炸肉丸、糖醋排骨和红烧羊肉,最让人喜爱的是他的红烧蹄髈。

小时候,我家附近很少有人吃荤菜,但如果有鱼或者其他便宜的食材,小孩子们都会非常高兴。我天生就有吃货的命,从小不但会吃,而且会尝试自己动手制作菜肴,这都是受到了我爷爷影响。我看过他如何在厨房中挥舞锅铲,额头上汗水淋漓地忙碌着。虽然我也被带到厨房里帮忙,但那环境太拥挤,我更适合在自家厨房学习和尝试。

蹄髈犹如牡丹,有一种富贵气息,是我们家乡传统佳肴之一。在年夜饭时,不管家庭贫富,都要烧上一盆蹄髈。这次回老家过年时,我们决定轮到我来做这个传统菜肴。案板上的大蹄髈早已被处理干净,然后用冰糖熬成深色的糖稀,再加入各种香料包裹内烹煮直至熟透。

我们的年夜饭通常下午四五点钟开始,一大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美食。而那个晚上,当爸妈动筷后,我才能够尝试品尝那酥而不柴、肥而不腻的美味。在亲人们离世之后,每隔十年一次的大聚会总能再次感受到时间流逝之快。但当大家商议将来过年的节目安排时,他们提议,让每个年龄段的人负责不同的菜肴,以确保老辈人的手艺能及时传承给新一代。

工作压力重重,让生活变得越发匆忙,就像小时候放鹅群赶向前方一样。但回到山里老家的生活让我体验到了慢生活。那时候,只要花费大量时间炖好色香味俱全的蹄髈,并与亲人共享,那种满足感和喜悦是难以言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