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要好到什么程度?下雨天打一把伞,宁可自己淋湿的多一些,也不想让对方浇到。就是这样的感情最终也不了了之。很遗憾。
分隔开情谊的,不是岁月,而是彼此没有坚持的心。我和她相识于小学,那时的我们是快乐的小小战士,每当下雨,我们都会手牵手走路,一起笑着跳跃过每一次倾盆大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逐渐走向各自的人生道路。
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结婚,我则继续追求我的梦想。在我重返故乡时,她已经成了母亲,而我依然是一个未曾经历爱与责任的人。当我们的眼光再次交汇,那份尴尬就如同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我试图用客套的话来掩饰那份内心的疏远,但那份难以言说的离愁别绪,却让我感到无比哀伤。
文化差异、生长环境以及交友圈所带来的不同,让我们之间渐行渐远,最终不了了之。我开始意识到,当我们长大后,由于差异化发展,我们可能失去了共同语言,把这段美好的往事留在心底,便已足够。不过,如果强求持续联系,最终也只能是一场徒劳无功的情感游戏,即便付出巨大,也可能收获微薄,因为心理落差会削弱我们的前进动力。
我还记得初中的那个伙伴,他讲义气,对人真诚。那时候,小小的心灵充满希望,现在看来,那些日子似乎只存在于遥远而又温暖的地平线上。而高中时代,无论如何忙碌,都似乎找不到那么多能够称作“朋友”的人。而大学,则是我见证了更多虚伪面具背后的真实世界,我学会了适应这一切,但同时也成为了更加世故和冷漠的一部分。
工作之后,只能称呼他们为同事,他们之间或许有深厚的情谊,但通常不会超越职场界限。不知何时,这些纯真的友情被世俗压抑,在我眼中变得模糊不清。我意识到了自己错误地将性格相投视为唯一标准,从而错失了一群潜在的宝贵朋友。如果你也是这样思考的人,请改变你的方式,去寻找那些愿意与你并肩前行的人,与他们共享欢笑与泪水,你将发现生活其实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