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和解:一生修行的终极礼物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有很多文章去描绘情感,而每个人的对情感的理解都是独特的。什么样的情感文章才能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精选整理的一篇关于与父母和解,是我们一生的修行,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是因为电影《囧妈》我才想与父母相处,而是在《囧妈》里,那些触动心灵的情感句子让我不禁思考内心深处的问题。为什么过去有一句流行话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让你穿秋裤,有一种吃叫妈妈觉得你饿……”母亲那种超越边界、无微不至的爱,是源自她心里“我是你妈啊,我是为了你好”的坚定信念。而孩子,却总认为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要摆脱任何可能对他的实施控制的人。

你的最后一次拥抱母亲是什么时候?这真是一个大问题,农村长大的孩子,只有小时候才会被母亲抱在怀里,长大之后哪里还有机会和母亲拥抱?

就像十年前,当母亲来城市帮忙看孩子,在她的生日那天,她给了我鲜花,但却生气地说:“还不如买些白菜回家,不能吃不能穿的,还买这些东西干啥?”第二年,不再买花,而带她去饭店吃饭。她却说:“自家人跑那里吃啥饭,有钱在家里能吃好几顿……”

跟她解释说:“今天你生日就不劳动了,只要吃饭。”但她还是说:“不要让我干活,你们不会做饭吗?”

所以,我们后来父母生日的时候,就开始购买衣服,这样既能穿又能当作礼物。但慢慢地,他们已经不再排斥去餐厅用餐,因为他们知道这才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如此,但像亲人之间拥抱这种方式,我们还是陌生的,无从谈起。

“我是为你好,当娘的是怎么害你?”每次将母亲驳倒时,她总会有这样的回答。那时候的战争就是一场失衡战斗,即使想要逃离,也没有能力,只能期待“翅膀硬起来”的那天。

因此,我们看到身边或者电视剧里的女孩,很多人非要嫁到远方,或许男孩一定要考一个离家的大学,其实她们(他)内心最真实想法只是想要离开父母更远一点儿……

当我们成为了父母,却在想,“这个孩子如果他再听话点该多好啊,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让他玩的时候他才玩,成绩永远都是第一流的……”岂不知,这个社会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下一代不完全听从上一代的话。这就是一个矛盾,永远无法调和。

因为时代正在发展,每个年代都经历过不同的事,所以年轻时期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上辈人的期待。我们的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心结,是时代差异、岁月定型造成不可逆转的地标。而尽管互相关心,却又想要逃离;尽管彼此心疼,却又相互伤害直到某一天开悟,可以真正懂得父母之用意良苦。这是一种累积岁月突然明白的情况。

与父亲或母亲之间的情感决定了整个世界的情感。一直以来,我是一个敢于抗争的人,对一些领导立场强硬,从未忍耐过。有些领导确实非常过分,但有些事情我从未放弃。我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到了全局,但实际上并非这样。这习惯来自于从小到大的顶嘴,以及站立自己的角度以为自己看到了全局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常遇到那些认同下属但对上司容不得污点的人们,他们总是不假辞色地据理力争,即使没理也要争三分。如果遇见开明领导还算好的,可以容纳人,不然就会被边缘化,让终身郁郁寡欢。然而那些与父亲或母亲关系融洽的人,他们一般不会较真,因为他们心里没有打不开的心结,没有过不了的小障碍。

一个人如何处理家庭成员间的问题,就可以判断其处理其他问题的手段。当我们学会向着不同的方向奔跑时,与曾经一起奔跑的人渐渐变得模糊可见。但实际上,我们不知道他们曾经受过什么委屈、遭受什么苦楚,或许他们所有出发点不过是在让我们绕开所有曾经遇到的坎坷路程。但我们却执着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更比父亲或祖辈能够。此刻,你终于意识到了这一切,并且愿意回头看看以前走过的地方,将一切放在脑海中翻滚,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记忆,把它铭记于心,以便未来若有必要,再次回到这里重新审视,用更加成熟的心态面对那些往昔遗忘已久的事情吧!

电影中的故事,如同窗口照亮夜晚,它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为寻找答案提供了一线光芒。如果您现在感觉迷茫,不知如何选择,请随时告诉您的朋友们,如果需要更多帮助,您也可以留言咨询。我相信,在这个充满挑战而又充满希望的大舞台上的每一步,都值得珍惜,因为它们构成了您宝贵生命旅程的一部分。不论您的道路多么崎岖狭窄,都请勇敢前行,让那份勇气成为您追求梦想灯塔下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