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望着微博发帖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正月初三,我们这些初中同学在聚会上重逢。那天,我提醒大家:“以后,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要缺席。”这句话如同我们之间的情谊一样,坚定而不变。
女生们仿佛时光未动,她们的美丽如同画中的景色——清晰而不失淡雅;男生们则是稳重有力,如同磐石般可靠,他们的情怀深沉而踏实。在这样的场合下,我们无需矫饰,也无需过分表现,只需真诚地相遇和交流。
彼此间曾经的芥蒂消散得很快,无论是调侃年轻时的疯狂还是抱怨多年的疏离,都能自然流露。即使有些人面容已经有了岁月的印记,但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到彼此间那份难以言喻的情谊。
有一些大男孩虽然鬓角已白,却依然可以唠叨个没完,而女同学之间也能搂抱转圈,还会用心关注对方变化。但我们的互动总是平和,有礼貌,有时候还会交换一些赞美的话语,比如“你皮肤保养得真好!”这样的夸奖让人感到温暖,同时也有能力给予回报,这种交流没有遗憾。
我特别感激那些曾经欺负过我的同学,他们让我明白,即便是在弱小时侯,也有人注意到你,尽管这种关注可能并不深入。但看到他们津津乐道于往昔,那份关系就显得温馨且珍贵,就算这段回忆简单,却也是难忘的一笔财富!
最远来的人就是王同学,他从马来西亚特意飞回来。我们费尽周折联系他后,他进群就说:“想S你们了。”但当他真的见面时,却因为失忆变得茫然。不过,这都不是主要问题,我们聊天喝酒,让所有的事物逐渐浮现在脑海中。
物理老师风趣洒脱地离开亲人赶来参加,因为师生之情不能被任何事阻挡;数学老师古稀之年依然记住许多名字;还有几位身体稍微不适的小伙伴也来了,因为见证友情比其他一切更重要,所以忍了一忍。
当然,还有几位兄弟由于忙碌无法到场,但他们通过朋友圈不断刷屏,一一辨认熟悉又陌生的脸庞,追寻过去共同度过的岁月。这种感情虽然平淡却纯粹,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将每一次相遇铭记于心。
即便当年或许有人对某个人产生过特殊的情愫,现在再次相遇,只是一种远方目送,一切都随风飘散,内心早已云淡风轻。我内心充满感激,对同学们倾尽全力的付出以及共同努力新年的聚首竟圆了30多年的梦境,又有什么比这更加精彩的人生呢?
这一天的交流与互动,让我彻底摆脱对同学聚会的心理抵触。“人生得意须尽欢”,在最后一杯酒里,每一个祝福都化为了抒发出的笑声。一曲终止,人们尚未散去,说话还未结束,便眼眶泛红,一阵泪花随花瓣落下。一位朋友开玩笑地说,如果60岁、70岁甚至80岁的时候还能这样聚集,那将真是太好了。而另一人则严肃地说,当那个时候到来,或许我们都老态龙钟,但“同学情”不会忘记,不敢忘记,也绝不会忘记。这次短暂相见,不过证明了,在心里,“同学情”永远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