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之间的争吵最初源于他无私地帮助一个买房子的同学。他的举动并非出自刻薄,而是因为他天生愿意为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即便这意味着自己空手而归。他首先向她借钱,这也许在别人看来是一种自私,因为他手头几乎没有储蓄,然而为了这个同学,他毅然踏上了一场借钱的旅程。
她感到既愤怒又无奈,她对他的行为感到困惑,就像是在梦中醒来,发现一切都变了样。她质问他为什么不顾及自己的生活费,还指责他脑子有问题,上个月的生活费依旧来自她的口袋。这一年头,借钱似乎能让人崩溃,但他们中的每一位都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最终,她提出了一个方案,让笔记本电脑成为解决之道。这台笔记本电脑曾经是他送给她的礼物,是因为她曾经说过,如果坐在床边,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那就是幸福至极。而现在,她提出卖掉它,他却变得愤怒起来。这个决定触动了他的情感,因为这台电脑对于他们来说含有特殊意义,就像是那枚承诺永恒的手链。
争吵渐渐演变成关于感情和信任的问题。她指控他欠了她情感债务,回忆起那些难忘时刻,如顶着烈日到银行转账、深夜照料他的病体、喂食汤羹等等。他则反驳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将来不会再犯错。
开始时,他们的情绪激昂;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心变得冷漠。一份书籍成了他们最后一次接触,它从网上的邮寄延迟引发了一段新的误解。最终,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只能选择分离。
再次相遇是在网络上,她询问那本书何时能够到达?而当听到“我可以去书店给你买一本”之后,她意识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那时候,他已经改变了态度,说:“因为我们现在是朋友了,我们要竭尽所能满足朋友们。”家人们生气的时候,你还能得到拥抱和安慰;但当你成为朋友的时候,你就只能保持距离,不得罪对方——这是他的信条之一,可以得罪家人,但绝不能得罪朋友。
在离开那个设备后,她流下泪水——因为她深知自己并不想成为他的朋友。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