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的友情,反复出现的友情名言。他们不仅是杜甫,更包括李白和同时期的一些诗人,有着许多描述朋友相聚离散的文字。这让人觉得古代的人对友谊有更深厚的情感,他们会真切地、朴实无华地去关心一个朋友。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探讨了两位诗人的关系和友谊,他认为李白也很珍惜与杜甫的关系,虽然可能没有如杜甫般频繁地表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从杜甫的诗来看,他对李白怀念至极,这种情感强烈到不能忘怀。他常常想知道当时哪里有李白在做什么,即便只是短暂共游山东一次,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便是关于李白遭遇困境或流放时死去的情况,都能激发他写下大量诗歌。
这种程度的记忆力和情感浓度,在当今社会已显得罕见。如果不是故意掩藏,不然现代人就难以保持这样的联系。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发展迅速,技术进步快速,使得人们能够随时沟通,但这似乎也影响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20世纪80年代,当文学界人士偶尔聚会,他们会因为久别重逢而兴奋不已,现在则不同,尽管交通方便,可以随时视频通话,但亲密交流减少成了常态。在过去,这样的行为被视为失礼,而现在,被视为理所当然。但这些变化背后,是我们现代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吗?是否我们已经将时间金钱化,让利润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手段?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个人及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