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要好到什么程度?下雨天打一把伞,宁可自己淋湿的多一些,也不想让对方浇到。就是这样的感情最终也不了了之。很遗憾。
分隔开情谊的不是岁月,而是彼此没有坚持的心。我和她在小学毕业后上了不同的学校,再然后她不再上学,而我一直上学。联系自然就少了。当我大学没有毕业的时候,她结婚了。我很可惜,没有得到通知,所以就没有去。她家宝宝已经会走路,而我还没有结婚。当我们见面,有一种尴尬存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客套几句算完事。在回头再看一眼背影,我觉得生疏的像一个陌生人。
文化的差异、生长环境的不同、交友圈的差异,都导致两个人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不了了之。这份友谊美好只适合曾经的岁月,当我们长大,我们之间缺乏共同语言,把这份美好留在心底,就已足够。
若强求,一直刻意地联系,到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甚至会觉得付出很多,却收获甚少。我还有其他要好的朋友,每次回家,我刻意去联系她们,但她们主动找我的次数少得可怜。在最后没了一点联系,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和阻碍开始出现。
从来不想深入了解问题,发现问题,我们有一颗善于隐藏的心,却没有强韧抵抗风雨勇气。在初中也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讲义气。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变成了真正的情谊伙伴,即使步入高中,那些忙碌也挤占不到我们的交往时光,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才是重中之重。
大学则是一个心机时代,每个人都带着面具相遇,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逐渐展露真实的一面。虽然那是一段充满勾心斗角的人际互动,但是也让我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在其中成长。不过,这一切似乎都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对待事情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无畏。
至于工作中的同事们,他们更多的是成为生活中的“同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即便有些人间亲如兄弟姐妹,但通常情况下,不久后就会失去联络。这或许是我自闭太多,让许多潜在友情错失良机。但现在我明白,无论是在哪个阶段,如果能够真诚地与他人交流,与他们建立起共鸣,那么我们的生命将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进步也将更快一些。如果你也是这样思考,请改变你的方式,让你的生命变得更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