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里煮了咸粥,熟悉的香气弥漫,我会被童年的辛酸回忆深深打动。关于咸粥,记忆中有一段难忘的情感纽带。生长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每餐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生存战役。我常常因饥肠辘辘而寻求乡间野菜、河边捉鱼或蚌肉来充饱,但这些努力往往无法填补肚子的空洞。无奈之下,只能厚着脸皮去姨娘家享用那稀薄的咸粥。那时,她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多出一口饭就要再加水,使原本不稠的粥变得更加稀薄。
姨娘家位于县城南十里的一个偏远村庄,那里的水塘环绕着村落,是一片宁静而又充满野趣的地方。在那里,有丰富的野菱和水草,以及偶尔跃出的小鱼,这些都是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姨娘家的房屋简朴,却温馨宜人,一间灶房、一间客堂,还有通往后院的人道和上层楼房。那木质楼梯踏上去发出吱吱声,让人感到既害怕又期待。
表姐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在18岁时嫁给了汉口的一个造纸厂工人。而我与表弟则在田埂上放牛,我们等待的是两头水牛吃得胃鼓胀才将它们拴到旧祠堂旁边的桩子上。在这期间,我总是坐在门前帮助烧火,或是在门槛上的小凳上观察燕子飞舞,那种纯真的生活至今仍然清晰如画。
姨娘家的咸粥,是我度过困难时期最珍贵的心灵慰藉。当我开始工作后,我通过各种渠道买了一斤红糖寄给了表姐,而后我的工作让我们见面机会增加,不仅如此,当他们需要零件购买时,他们也会特意来找我商量。这份恩情,就像那稀薄的咸粥一样,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随着时间流逝,表哥搬到了另一个地方,他不再频繁地光顾我们的家。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当年他帮忙的时候的一切。我送出了婚礼礼金,也为孙子的大学入学准备了一箱行李。我对家人说:“当年的咸粥之恩,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并尽可能帮助他们。”如今,他们各自拥有宽敞舒适的地产,而他们的小孩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让我倍感欣慰。当年的苦乐参半,如同那些简单而纯真的人际交往,都成为了生命中宝贵的一课。
现在,当看到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我内心涌现出无尽的喜悦。当年的咸粥之情,就像一股暖流,无论走到哪里,都伴随着我,让这份感激的心态成为我的精神支柱,为整个生命旅程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