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青涩年纪,他和她相遇。都是穷孩子出身,来到大学时,他口袋里只有一百块钱,而她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衣服,那是他们想,一定要在北京这座城市站稳脚跟。
那时,她二十岁,他二十一岁。没有月下花前,他们两个人的爱情一点也不少。坐在湖边,一边读书一边谈情,他随手采了身边的草,给他编织一个草戒指,小心翼翼地套在她手上。她笑着说,这悦目。
那个戒指,她趁他不备夹在了书里,之后,一向偷偷戴。他说,将来有了钱,就给她买金子的银子的砖石的。这时候的话,她信。
大四那年,他们偷食禁果,结果她怀上了。学校里校风很严,学校知道了这件事儿,但她一个人承担下来,没有说出他的名字。虽然同学老师知道是他,可是她说,不,不是他的,与他没有干系。两个人的前程,都不能全都耽搁了。她要让他知道,她有多爱他,即使可以为他放弃自己的一切。
当他们面对困境时,他跪在她的面前,你放心,我们说过相爱一辈子的,毕业后我找好工作就接你返来,你先回家,我会守信用。我每天一个电话,对你负责两次月一次。你不要等我吧。在此刻,他有些刚强了,是啊,她在乡村,只是一个没有毕业的小女孩儿,还快生孩子了,将来还能有什么前途?
然而,在情感的天平上,他倾斜了一些。他依然良心发现,对这样做感到不妥。当生孩子的时候,她打电话来说,此刻,我多想你就在身边。当看到敞开怀抱给小孩吃奶的大襟上沾满饭粒、脸色黄褐、披头散发的大女孩,以及怀里的孩子叫唤时呼吸困难,大大的眼睛中充满渴望与期待——“爸爸”,以及被遗忘掉的一个词汇:“妈妈”。
此时的他,是羞愧的是难以和人述说的惭愧。但即便如此,也想要不要她的确实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他掏出了那张纸币,那是一张两万块钱,并撒下谎言,说我要出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返来,你不要等我吧。但实际上并未真的计划离开,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新的生活方向、新的人生目标,同时也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在餐厅享用西餐,用英语称呼对方亲爱的情侣,在五星级酒店弹钢琴喝咖啡,这一切似乎已经远离过去那些简单而纯真的日子。而且似乎也有意将过去留下的所有记忆抛诸脑后,让自己拥抱新生活、新感情带来的可能性与未来。
所以,当我们追问最终答案:真正意义上的爱是什么?或许答案并不仅仅只是诺言所能表达出的深度,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起伏波折中,无论如何都愿意为了彼此而坚持下去,无论何种形式,它总是在无声无息间成长,最终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不可替代之物。而对于曾经那些承诺,如同时间流逝一般变得模糊,却仍旧因为它背后的真诚而被铭记于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