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到了不能随便跟人讲自己年龄的阶段,但按人生的成长时期看,我还算年轻,而且依我的性格和经历,同龄的追求者也不在少数,但不知什么原因,至今却一桩好事未成。我喜欢比自己年纪大得多的男人,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我原本不屑这种说法。然而,有一日,俺娘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冷不丁冒出一句:“你的那些同学不是都挺好的吗,随便挑一个就行,可千万别找年纪太大的!”这话着实让我吃惊,不知道这是不是某种我自己都没有感觉的潜意识?

与同龄朋友一路,无非是互敲竹杠吃大饭,偶尔唱唱歌,爬爬山,泡泡吧,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长时间不见,我们会有点想念,但是见得频了,又觉得烦。我喜欢他们,却没有对其中任何一个人产生过那种依恋和爱慕。我们在一起似乎就是为了玩闹和消遣。如果我们在一起什么都不做地过上一天,我心里也会感到麻酥酥的,那真是太恐怖了。

而我过的第一个无所事事却又心旷神怡的下午,是和一个“大哥哥”度过的。他是一个英国人,比我大20多岁(看起来远比现实年龄年轻),曾流浪过许多国家。我们因为工作相识,又因为工作发展了联系。那天,我们都有余暇,他便发起找个清静的地方坐坐,我们在路边的一家小咖啡馆里找了个位子。两杯咖啡,一本书,一个人没说什么,但竟很自发地进入辨别世界。他只是不时帮我续满杯子,此外没有什么话。但当落日从窗子射出去时,我突然间间间觉得前所未有的释然和舒适,从未经历过的情感涌动。

关于友情的话语常常提醒着人们:真正深刻的情感往往来自于理解与被理解之中,而不是表面的激情或冲动。我比较容易对年纪较大的异性产生爱慕,并非是因为他们深厚的人生阅历,而恰恰是因为遇到的“大哥哥”,都极为绅士、耐心细致,与同龄男孩子相比,他们更注重他人的感受,更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交往,而不是自顾自夸耀,或沉迷于物质享乐。

对于许多女孩来说,“爱”可能意味着安全、温暖、协调与甜蜜。而对于我来说,也渴望被庇护,被宠爱,同时畏惧孤单与伤害。在独立生活的小时候,就开始学会照顾自己,这样的习惯,让一些女孩认为只要生活充足,就不需要寻觅伴侣。

分寸与体贴,是那些“大哥哥们”的优势,也正是我所心仪之处。这份简朴而真挚的情感,如同那位英国朋友对我的关怀,即使他并无明显表示,只能通过他的举止来体现出来——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让人难以言喻,但却让人深受触动。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接受对方,不论其年龄如何,只要你愿意去了解,用心去珍惜,便可以创造出属于你们自己的故事。此外,还有一句名言提醒我们:“真正懂得怎样用心去接纳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