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渐长,越发明白,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成为亲密伙伴。人海茫茫,有些人同行,是缘分;无缘相伴,也不强留。我们只珍惜能与自己并肩的那部分人。成年人的友情,从来都是经过筛选而保持原有的状态,不是刻意改变,而是在接纳中找到共鸣,不强求任何结果。看过一句话说:“感情的淡化,往往是因为彼此的频率不同。”三观不一致的人很难达到心灵的共鸣;步调不一致的人很难并肩前行。而与不同频率的人在一起时,总会感到无法深入理解对方的心理世界:你的兴趣所向,他无法完全领会;他的喜怒哀乐,你无法真诚地感受。

两个人的生活节奏永远不会同步。一方面,他们不能同步思想,一方面,他们也做事方式不统一,更别提节奏了。在这样的关系中,最终只能让双方感到疲惫,并逐渐疏远。这一切,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权,每个人的三观都不尽相同。

维系一种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彼此、接受彼此的差异,而不是执着于改变他人。记得曾经听到这样的话:“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这世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最悲伤的事莫过于不断试图改变他人,以期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但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必要跟随潮流。

费力去改变他人,不仅可能破坏友谊,还可能伤害到对方的心灵。而且,与其努力去改变他人才对,那么遵循求同存异才是一种更加舒适和自然的人际互动模式。

网络上有人问:为什么成年后交朋友变得如此困难?有一条高赞回答表明:“因为没有谁愿意在这个阶段为了那些显然无法深入交流的朋友而委屈自己。”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于选择朋友就会越来越慎重,只要需要强迫就避免它。

人们这一生,就是要听从内心的声音,才能活得最为自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必要勉强维持任何关系,如果某段友情让你觉得累,就不要勉强坚持。如果你们之间相处起来感觉不到愉悦,那么各走各路也是正常之事。成年人的友情,即使合则欢聚,不合则各自离去,有时候这正是天命所定。

有人曾这样说道:“我们终身追求的是不是为了满足每一个人,而是为了找到那些与我同频共振、共同前行的一小部分人类。”跟那些能与你产生共鸣的人一起,在一起时,你们之间不会感到疲惫,心灵能够轻松沟通。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关于“三观”相契合的话语呢?

真正的情谊,是基于志趣相投和道德观念上的默契,而非盲目地要求融为一体。在有限的人生里,让我们都能够找到那份能与自己跳跃、笑声连绵、一起度过风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予我力量和温暖的小小团体吧!一起承担生命中的艰辛,也一起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愿我们的未来的日子里,你拥有你的精彩,我也有我的光辉。不必羡慕彼此,只需欣赏对方,就已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