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红烧蹄髈,回忆中的张学友情感旋律。去年金秋,我在水乡周庄偶遇“万三蹄”,不禁思念已故十余年的爷爷。他是位乡间厨子,以家常菜著称,尤其擅长油炸肉丸、糖醋排骨和红烧羊肉,更让我钟爱的是那份浓郁的红烧蹄髈。

小时候,我们很少吃荤菜,但我幸运地沾了爷爷的光,经常能品尝到油香四溢的美食。我天生有吃货的命,也学会了跟着他烹饪。在热情好客的小镇,每次大事都会请来多位厨师助手,为此类似于流水席的大宴会而忙碌。厨房是最繁忙的地方,那里弥漫着油烟与美味,是我无法抵挡的地方。

自小就被带进厨房,看着爷爷挥动锅铲,一面汗水淋漓一面表情专注。我虽然不是最适合待在那里的人,但却特别喜欢看着他做蹄髈。这种牡丹般富贵气息的食品,在我们穷困时期依然占据年夜饭的地位。大铁锅中翻飞的是黄澄澄菜籽油、冰糖熬成深色糖稀,再加上酱油、料酒等调料,以及花椒、香叶等香料包裹好的纱布包,这些都是制作高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煮制过程耗时两小时半,小火炖至完熟后,用筷轻轻拨下酥脆肉片蘸汤品尝,那种风味至今仍旧鲜活在心头。每当忌日聚餐时,当亲朋好友提起这道菜时,我总想再次回到那个充满温馨与期待的小院内,让那些记忆重现眼前。

工作压力大的日子里,只有回到山里的老家,与自然和平静相处,才能慢慢享受生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节奏。在这里用时间去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蹄髈,与家人共享,不仅让我的内心丰盈而喜悦,也让我体会到了那种真正过慢生活的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