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两类男友,一类是到了一定年纪,被父母逼婚,开启相亲的模式,然后与通过热情的亲戚朋友介绍来的条件相当的优质女孩约会,几个月后顺利步入婚姻殿堂...我身边有两类男友,一类是到了一定年纪,被父母逼婚,开启相亲的模式,然后与通过热情的亲戚朋友介绍来的条件相当的优质女孩约会,几个月后顺利步入婚姻殿堂,一切看似都那么顺利,婚后不久也有了孩子,接下来就是柴米油盐的生活,朝九晚五的过日子,我得父母、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父母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还有一类男友,对爱情至上。结婚对象一定得是自己谈的,是主动认识的人,不要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是不是太俗气,都不叫真爱。先有好感才能谈恋爱,不是硬生生培养出来,以结婚为目的那就是耍流氓,我视为爱情的一种结果不能将就也不愿凑合。我对这类男友而言,要么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要么在长时间内不断地追求和等待,有时甚至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就分手,这样的关系总感觉有些虚幻。

无论哪一条路,最终能找到幸福的是好的。

作为前者呢,可以避免很多感情上的痛苦,因为没有深刻的情感纠葛,也不会产生一些爱情带来的副作用,比如他是否记得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日期,他是否曾经因为我的笑容而心跳加速,他是否每天都会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小确幸……如果他哪天突然给你一个惊喜,你反而认为这是他的关心,而不是他的回报。

阅历可以让人变得聪明,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问题也不去问,这是一种克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他甚至都不敢多问你的过去,只怕破坏这个平衡,所以努力维护这个气氛,就像两个陌生人坐在同一个火车上一样客观冷漠,但又互相尊重。

后者呢,他们自认为视爱情如生命,用尽全力去付出,所以对伴侣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他们希望得到满意答案,也觉得这种回答理所当然。但这样的期待往往很难被满足,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对方。而当遇到分歧或冲突时,他们可能会使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哭闹、哄抬价格、控制行为或者其他任何能够让对方感到痛苦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就发散思维,将其放大成问题,并且试图以此作为理由来吵架或分手。

以上这些,就是普通恋人的日常生活,所以相爱的人总是在玩着分手游戏。这是一个双方都知道却又不得不进行的一个游戏,每次说分手并不是真的想走,而是在寻找一种方式来测试对方的心意。如果对方回应挽留,那么这一轮游戏结束;如果对方选择离开,那么这一场戏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学会忍耐和理解,因为最终,我们还是希望那些承诺永恒的声音能够响起,而非那些随风消散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