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可怕的,因为它承载着无尽的寂寞。有人在追求欢乐中结交朋友,生怕自己再次陷入单调的孤独。但是,群体中的欢笑和喧闹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吗?它们总会有一个终点。人类的情感复杂多变,一时相拥成亲密之情,下一刻又可能变得陌生不已。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分辨出不同的友谊:普通朋友、发小、闺蜜,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伙伴。当我们谈论最好的朋友时,我总是犹豫不决,害怕他是我最好的,但实际上我并非他的选择。
随着年龄增长和人际关系的丰富,我们逐渐明白谁才是我们的忠实支持者。在快乐与悲伤之间,这些死党们总能给予我们安慰。你会指正我的错误,只为让我过得更好;你会分享我的喜悦,并鼓励我多吃,还常常寄来零食。不过,在一次深夜对话中,我听到了这样的话:“所谓的好东西都是需要偿还的,没有免费午餐。”当我看到某位朋友因为彼此忽视而产生芥蒂时,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友情观念。我把那些被我认定为“好”的人视作宝贵的人脉,不吝于分享和付出,但即便如此,我们也难免犯错,有时候会忽略对方的情感,那么这样的友谊是否能够抵御波折呢?
近期,我意识到,对于真正值得称之为“好”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清白。如果要维护这份友情,也许不是完全掌控在我们手里的过程。不应将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他人身上,即使是在困难面前寻求帮助,与共享快乐一样,他们可以一起经历挑战。但对于个人深沉的心事,只有自己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