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个男孩与女孩儿是同所学校同个班级里的,他们的熟悉很偶然,男孩不知什么时候爱上了那个女孩儿,而女孩儿对男孩却始终保持着冷漠。

男孩对女孩儿表白后,女-girl儿同样也不知道那个男孩子什么时候爱上的自己,她不喜欢那个男孩子,但又不想去伤他的心。至此,男孩子每日以后都在想着那位女孩子,每晚发说说向她晚安,不管她看不看得到,他也不管她希望不希望看到,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感情深沉而真挚。

他们的话语自然少了许多,因为没有共同的平台交流,所以只能在QQ上说着那些心里话,可是那位女孩子很少上线,就这样,失望和遗憾一次次地重演,却又让这个男孩子更加坚定地决定等下去。

有一天正午时分,那位曾经冷漠的女孩子终于上线了,他们开始聊起天来,“额,你好吧,说实话吧,我真的对你没感觉。那本书我就作为好朋友接受了吧。”这句话,让原本有些许感动的心情再次变得平静无波。

如果两个人是真心的话,他们不会在乎时间也不会在乎距离,他们在乎的是未来。可是,这份未来的可能性,对于那位已经有所感受但依旧保持距离的心灵来说,是一个无法触碰、无法理解的事物。她拿出了别人的一段恋爱故事,将其与自己当前的情感状态作比较,那便成了她的标准,以此来衡量现在眼前的这个人是否值得被信任和珍惜。

随着时间推移,当暑假即将到来的时候,这个曾经总是在思念中的少年,在放假期间依然把思念留给了自己,却把无忧留给了那位姑娘。他把所有关于她的回忆写成了一篇篇故事,没有终局,只有思念,有只有回忆。这便是他们之间最为完美且又充满温馨的小小情谊,它们跨越了彼此内心深处最难以触及的地方,但却生根发芽,也许有一天会开出属于他们独特的花朵。

还记得,他送过一本书,一张纸条;还记得,他带过早餐,一次尝试;还有他写下的英语句子,以及被撕掉的一页纸。他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是一种不能言说的语言,用文字代替声音,用行动代替语言,用尽可能多的情绪去填补彼此之间空洞的地方。

或许只是因为,在他眼里,她一直都是那么特别,即使面对现实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愿意为了这些小小的情愫而努力。而对于她来说,无论是在哪个角落,或是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听到他的呼唤,不管它是通过QQ还是仅仅是一声轻轻地说“晚安”。

尽管如此,这段关系似乎永远停留在“可能”的边缘,从未真正走进“确定”。然而,即使如此,这些碎片化的情感仍旧如同流星般划过夜空,为两人编织了一幅画面,那画面既温柔又脆弱,又充满期待和不安。在这画面的背后,是两个人的心跳交织成一种奇妙而复杂的情感纽带,它既牵扯,又自由;既紧张,又舒缓;既简单,又复杂;既短暂,又长久——它们构成了一个叫做“可能”的世界,其中包含着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预示着一切都可以改变。如果只愿意相信,然后再见面的机会就会降临。但直到现在,她依然没有勇气告诉他,她其实一直都喜欢另一个人。而他,则继续守候,并等待那一刻,最终能够揭开这一切秘密,让彼此真正了解对方的心境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