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的饥饿:成功的火焰永不熄灭

文/庄雅婷

在我认识的众多普通人中,我的三个朋友似乎拥有一份无比的幸运,就像他们做任何事都比别人轻松多了。作为一个非理论派、非机场畅销书体系的成研习者,我更倾向于相信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因为我隐约在这几个互不相识的人身上感受到了某种熟悉的气息。

男一号是我同学的一个同学,他曾经家境贫寒,智力也未必突出,上学时基本上是那种常被欺负的小子。但是,我认识他是在他成为我的老板的时候。他最喜欢的事情除了开会外,就是回忆往昔和反问我:“你说,在我的同学里,我现在不是混得最有钱吗?”——这是真实的情况。我只能点头称是。在他三十岁那年,他拿到了人生第一笔风险投资,大约800万美元,从此走上了富裕之路。后来我们评论他,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并且你愿意为之努力,你一定能够实现财富自由。这位伟大人物是一种一切事情都以赚钱为目的的人,但同时懂得取舍。他在学生时代赚到第一笔6000元之后就敢花5999元去送礼,这样的个体都是坚定果断的人,就像洛克菲勒将自己形容成笼中的狮子,看什么都是食物,看什么都想一口咬下。

男二号是一个诗人。人们通常认为诗人应该过着不能自理、充满苦难和绝望的一生。但这个诗人除了胸怀丰富的情感,一本一本地出版他的诗集和小说之外,有时候看起来跟高级白领没什么区别,也没有显得自高自大或与现实脱节,让人们感觉真正的高手既能超脱世俗又懂得世间规则,这样才能安心追求纯粹的心灵。他非常洞察人心,对此,他表示:自己从小就在一个大市场中长大,对讨价还价、眉目传情的事早已见怪不奇,因此对写作和商业都不觉得困难。

女一号是我小学、中学、大学时期的好友。她从小做事只顾自己的开心,不考虑任何后果;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学会给同学代做作业配合考试作弊;谈恋爱以来,没有男人能逃避她的玩弄,因为她没有任何目的,也不要结果也不要金钱,只为了个人开心,她想干什么就必须马上行动,从不担忧未来。她们看着她不断折腾,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重大变革的事,但对她而言根本无所谓。你以为她总会因为放纵而倒下,但她的日子却越来越好。你觉得这次她终于把自己玩死了吧,但其实并不会。她就是这样一种强悍的人生。

最后,我们找到了形容这种人的词汇,他们都是具有“动物本能”的个体。那是什么?那就是维持生命必要性的本能,比如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服等等。他们可以信任一切,但是绝对忠于本能。不论你怎样探讨身心平衡还是密宗禅宗或其他主义,他们都会听着笑嘻嘻地点头接受。但如果你告诉他们,要有以上理想热情梦想主义的话,他们就会忍耐一下,不让身体感到痛苦,然后继续前行。而如果提及违背这些原则,如让渴了不能喝水,饿了不能吃饭,冷了不能加衣,那么一定会遭到强烈反驳:“你说什么我都可以信,但是不要掩盖压抑自己的本能!”

因此,保留动物本能的人类实在太强大,因为他们不会掩藏自己的欲望,而是尽力去实现它们。这类人的确有些可怕,因为除了一些基本需求外,他们几乎不相信任何东西;但这样的个体现在也越来越珍贵,那也是因为能够保持独立见解,不被外界影响的是当下的稀缺资源。在《大狗》这部作品中作者理查德·康尼夫指出:想要知道为什么自己庸庸碌碌,无作为吗?那可能是因为进化已经太好了!通过3厘米才收获30厘米,如果离开舒适圈,可以加速成长速度,我们该如何努力,以便成为卓越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