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岁月的深处,我回忆起了那段与战友们共度的时光。1964年,我步入军营,那些初次见面的面孔,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时候,每个人都像是家人一样对待我,特别是那位退伍后称为大姐的老兵,以及隔壁口腔科的女兵,她们以一种独特的情感给我予以接纳。在部队医院门诊部工作的日子里,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个白天和夜晚,那份彼此扶持、互相理解的情谊,就像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我们用乒乓球和黑板报来填充我们的业余生活,用文艺宣传活动来点缀着那些平凡却又充满希望的日子。那时,大姐结婚迁居到了一间小房子,每样家具都精简而朴实,一张竹床面、一张小学生课桌,这一切都是我们共同创造的一部分。一年后,我拿出相机,为她们的小女儿拍下了几张照片,那是一种难得的情感交流。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渐行渐远,但那些记忆如同烙印般深刻。我记得二姐结婚,与大姐夫介绍的一个战友成为丈夫,他们随后被调往北方。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现在与他们保持联系的机会。当2013年的春节临近,我们终于通过努力找到了一线生机,在上海重聚。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倾诉自己过去二十多年的故事,而我则写下了一首小诗:

甬城朝霞军号响,

昔日靓女少年郎。

工作学习共数载,

一朝分别两茫茫。

今日重逢在浦江,

相拥互寻旧模样,

鬓霜莫为蹉跎叹,

最美不过红夕阳。

这首诗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让我们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熟悉的地方。在大姐家的新居中,我们再次漫步于回忆之中,笑声和泪水交织成一幅幅画卷。那次春节之后,我和二姐加上了QQ号,再后来是微信号,这样的沟通方式让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我也约定好了第二年春节再去大姐家过年,那是一个简单而纯真的计划,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回到镇江游玩的大师兄妹妹,每一次聚会都留下了宝贵的人生瞬间。这份纯真的战友情,如同一股永恒的力量,让我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