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岁月的深处,我仿佛还能听到那份战友情的回响。1964年的春日里,我怀揣着激动与不安,踏上了参军之路。在部队医院门诊部的那段日子里,一位温柔的大姐和一位同姓的女兵,成了我心中的守护者。她们不仅给予了我医治上的关怀,更是给我新兵生活带来了无尽温暖。那时候,我们用乒乓球和黑板报来打发时间,用文艺宣传来展现自我。大姐结婚后,她简朴的小房子成了我们共同记忆的一部分,那竹床面、课桌家具都已成为往昔岁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年后,当我用相机捕捉下大姐家庭幸福时刻时,那种珍贵感油然而生。随后的二姐也步入了婚姻殿堂,她的丈夫是大姐夫介绍的战友,他们一起随部队调往北方。而当退伍后的我们失去了联系,时光匆匆而过直至2013年,我们又重燃希望,在上海再次团聚。这一次我们的相遇,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当我们参观老部队所在地,我朗读了一首小诗:“甬城朝霞军号响,昔日靓女少年郎。工作学习共数载,一朝分别两茫茫。今日重逢在浦江,相拥互寻旧模样,鬓霜莫为蹉跎叹,最美不过红夕阳。”这首诗,如同穿越时空的情感纽带,将我们的故事编织得更加绚烂。
在QQ与微信连接上线之后,我们之间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我和大姐、二姐通过这些现代工具加强了沟通,并约定于每个春节前去大姐家共度佳节。在那里,我们把那些曾经闪耀着青春热血的地方重新点亮起来,大哥家的笑容满脸,又添几分泪水。那一天,我们按照部队传统包饺子,同时也带来了各自的地道菜肴,让味蕾触觉被送回到童年的角落。在街头漫步,看着这个变化巨大的世界,每个人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照片,这些瞬间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如今,每次聚会,都让我思念起那段纯真的战争年代。我明白,无论时间如何流转,那份战友情总会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