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两类姑娘,一类是被父母逼婚,走进相亲的模式,然后与条件相当的男士约会,几个月后顺利结婚,一切看似都那么完美。他们很快有了孩子,接下来就是日常生活,朝九晚五,他们觉得这样很好,没有波澜,不需要多余的心跳,因为他们的父母、祖辈都是这样的过法。
还有一类姑娘,她们恋爱至上。她们一定要找自己谈的对象,不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是要有时间和空间去培养心动,都不叫真爱。先有好感才能谈恋爱,不是硬生生培养出来,以结婚为目的那是不诚实,婚姻视为爱情结果不能将就也不愿凑合。然而对于这类姑娘而言,结婚往往很艰难,有些人十多年还未领证过程也是分分合合,一波三折,但到了修成正果时,却能让旁人羡慕,因为它因爱而结合,是多年的佳话,它本身就带着高级感。
无论哪条路,只要能找到幸福终点站,就好了。
作为前者,她们可以避免很多感情上的困扰。一方面因为年龄原因,对于幼稚行为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另一方面,没有经历痛彻心扉的情感,所以不会产生一些爱情副作用,比如他是否在情人节送花,或给她准备生日礼物,或记得结婚纪念日……她都不会因此而死活追问,如果他突然给她一个惊喜,她反而认为这是捡来的惊喜,就像从旧大衣兜里发现一百块钱一样。
阅历可以让人变得聪明,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这是一种克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她甚至不敢过多地追问他的过去,以免破坏这个平衡,因此努力维护这个气氛,把自己限定在分内之事上。当然也会发生争吵,但这些争吵并没有伤害感情,只是在生活中的琐事上磨合。
后者呢,她们认为视爱情如生命,将付出很多,所以对伴侣的要求也就越多,希望得到满意回报,也认为这种回报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她哭闹的时候他是否耐心哄?生病的时候他是否表现出关怀?单独一人外出的时候他是否放下手头的事情主动陪伴?时间长短,他工作重要还是她重要?甚至还会跟他的前女友吃醋、跟他的父母吃醋、跟他的哥们儿吃醋……用一件小事来断章取义判断对方是否真心,这样做更容易产生误解,并且把当天一切客观因素统统抛开。她也会因为一件小事发散思维,用翻旧账、揭短等方式吵架。
以上便是普通恋人的日常生活,所以相爱的人总是在互相虐待。他們最喜欢玩的是分手游戏,他们称之为游戏,是因为双方其实都不想真的分开,就是想吓唬对方或者让对方悔改。而游戏规则是删掉对方所有联系方式,说狠话口口声声。但因为相处嘛,都知道游戏规则,对方总能及时挽回。这虽然令人厌烦,但是你不能一直玩皮筋儿。你曾骄傲地说分手,现在你勇气低三下四地要求挽回么?
泼出去的话水,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你曾骄傲地说分手,你又怎样勇气低三下四地要求挽回呢?往往不会,你咬碎牙咽下去,那就是你的遗憾。如果咽不过去,那就是恶心你一辈子。我见过一个学妹和她的异地男友,他们矛盾重重,最终学妹提出分手,但男友爽快答应了。
以前还有一个姑娘跟我说,在谈恋愛期间意外怀孕后,由于担忧男朋友没时间陪她,便提出分手,而那位男朋友却坚持留住她们。在某个刻薄冷酷的地方,我庆幸那个男人及时挽留,让她的任性停止了。我冷静下来后,我明白,当我们最脆弱的时候,我们对别人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当我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敏感,对别人的要求也就会更加苛刻。但只要这只是暂时的情况,即使经过风雨依然能够坚强起来,那才算得上真正懂得如何珍惜彼此。
所以需要足够的情感基础以及对方对你的了解及宽容。不仅仅应该由男人包容女人,每个人落后的摔倒都能及时扶起才能走得更远二十几岁确实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奋斗,就像大学生的风花雪月无所顾忌一样,所以理解和包容就是必须有的。他少陪你一次或许忘记了某个重要节日,这都不至于判决死亡,只有背叛才值得说:我们结束吧。那个人曾在你面前展示过最真实的一面,他的脆弱,他的无奈,他的一切,你不要为了这些东西来吵架了,即使赢了也无法胜利。如果你们相互依靠,你绝不要轻易作出决定除非你已经清楚并且不会再次返回到过去的情绪漩涡中。感情承受不了不断反复不是每一次“我们结束吧”都会有人抓住你的手不放不是每个故事都会同样的收场。